关于书的三四事

关于书的三四事

前言
今天去书展了,回来被告知论坛恢复正常了,上来逛逛,看到说书者甚多。于是,不忍也插上一两句,说上三四事。

一事 书的回忆
最早接触到的书应该是命书,就是算命先生用的那一套。可惜那时候尚未识字,自然读不懂太多,只是对于那些八卦和数字的有所了解。然后就是学前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至今,如此下去地读书。今天本来想买本关于胡适的书,却未能如愿,因为书生不仅百无一用,而且书生是穷困潦倒的。看的书并不多,小学主要是以教科书为主,偶尔看看报纸,看看电视剧,也就是这样,对于书没什么特别的想法,顶多也就是看一些小人书《机器猫》、《老夫子》等。初中了,受到一些损友的影响,每天都去“三味书屋”借书看,就是武侠小说一类的。当然,还是其他的书,不过看得不多,只是随便翻翻,比如言情推理类的。高中,看的书开始多起来了。先是喜欢光顾《小小说》和《微型小说》,每个星期都是追着来看的。再有就是学校的图书馆,去的人不多,似乎成为了我的私人财产。还有去阅览室看杂志。大部分是一些很正规的中学生读物,比如《中学数学月刊》、《一千零一夜》、《鲁宾逊漂流记》、《故事会》等。只有《家》和《鲁迅全集》是比较怪异的,读了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得要领,至今已经将这两本书遗弃在地球的某个角落里了。还有《红楼梦》,那是因为参考教材上有节选,觉得有意思,曾经在这上面沉迷过一段时间,最终还好自拔了。
前面是一个阶段,读过的书没什么特别的,就只是胡乱的读,小孩子也不懂得其中的微言大义。还有受到哥哥的影响,对于诗歌的创作也有过一些兴趣,只是很淡很淡。每个月寄到家里的由岭南诗社出版的刊物,也只是偶尔看两眼。我与诗注定是无缘了。至于大学之后至今,算是对于之前的补偿,读的书比较杂乱,用电影《赤壁》里诸葛亮的话来说就是“略懂”。天文地理,历史政治,文学哲理,工程科学,都是浅尝辄止,泛泛看过一些书而已,在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这个阶段的读书策略是广度与深度的结合。因为自己理科生,对于文科之类的书自然看得比较少,那就针对这个弱点,专门加强文科书籍的阅读。而理科方面,则就某个方向上的书籍作深度的阅读,这也算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负责吧。

二事 我的书
以前看过的书,因为多次搬迁的问题,早就遗失殆尽了,如今宿舍书架上只有几本书:《问卷调查技术与实例》、《Hard times》、《长江流域茶文化》、《风骚》、《中国性研究》、《古文观止》、《数学物理方程》以及一些教科书。今天去书展又买了几本回来。一本是《电脑报2009年合订本》(电脑报我从高中阶段就开始追了,每年都买合订本看,到现在大概有8年了吧),一本是《笔记小品》(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中了其中的《阅微草堂笔记》,纯属好奇,觉得也挺有意思的),还有一本是袋口小书《诗经》和《中国典故故事》(就是用来解闷用的)。我们常说,书非借不能读。是的,我看过的大部分书都是借的。至于为什么不自己买书,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我有一个别人的梦想,就是在小乡村里开个书店,自己做老板,把书介绍给别人的同时,自己又可以读到很多的书。书是读不完的。
小学时候因为暑假作业的日记事件,让我开始了写摘要报纸的习惯,可惜只坚持了3年,那些记录这一切的文摘小本子已经无法再与我相见了。到后来,又开始了写日志和日记,刚开始的时候也许只是为了和某人赌气,然后不知不觉就写了快4年了。我很羡慕那些从小学就坚持写日记到现在的人,我很佩服他们。

三事 书的疑问
看书总喜欢提些问题出来给自己思考,尽管最近并不一定能找到一个满足自己的答案。今天我就提一个吧,谁有兴趣的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引用:湖北教育出版社,《长江流域茶文化》,P12
有人主张,中国历史上那些制造边患的民族到了今天已经大多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因此中国历史上只有内战,而没有侵略,来自东方的南方的西方的敌人,其中包括倭和西方殖民主义统治者,是比较晚的事情。

对于这个观点,季羡林认为,这种说法不能成立;而李敖则是持这样的观点。
其实类似的疑问还有很多,学术的精神就是一种批判的精神,我希望大家读书的时候都可以带着怀疑去读书。最近关于曹操墓的真伪又开始闹了,这样很好,说明还是有人在做学术的,而不是和谐成一个声音了。

四事 书的形式
以前有人讨论过纸质书存在的必要性,结果我就不说了。我现在除了看一些可以翻的书,也会看一些声光化电的书。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我读书的目标只是为了多了解一些东西,而纸质书提供的资料室有限的,加上声音动画会好一些吧,最好还能去实地考察一番。于是,最近有了出游的计划,先去番禺,再去广州城区,等待时机成熟了再远行。听说武大的樱花是34月份开的,上次错过了,下一次机会会是什么时候呢?纸上得来终觉浅,亲自在樱花烂漫的小道上走一回,感觉一定和书上说的不一样。

后记
To 三变: 今天我看见《秦腔》了。
To Snake: 同样看过《梦里花落知多少》了,今天我看见《兄弟连》、《教父》、《诛仙》、《搜神记》和《狼图腾》了。
To 萧十二郎: 三毛我看过一点,据说后来自杀死掉了。我一开始竟然将这个三毛和《三毛从军记》里的三毛联系在一起了。我也去新华书店蹭书,发现看书的人多,买书的人寥寥无几,原来你也是看书的其中一员。不过因为书店是公家的,我们那边的阿姨一般都不理这事,只要不故意弄坏书就可以了。最后同意你对郭敬明的看法。

本来想和大家写些读后感交流的,就如萧十二郎说的那样,码字太辛苦了,如有机会大伙可以开了座谈会,一起聊聊自己看过的一些书,应该也是不错的。

撰写于:2010/8/24 2:08 原记于:bbs.gzhu.edu.c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